躬耕育桃李 厚德寫春秋
——緬懷陜烹院創始人李繼先院長
李繼先院長已經去世十四周年,但“樣樣事我要走在前”的精神,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,一直浮現在我的眼前,時刻激勵著我,影響著我的一生。

提筆前,我在電腦上看了收藏的一些關于老院長的視頻,眼前不斷閃現著當年在陜烹院時跟老院長見面的情景。在西北五省,只要一提到李繼先,凡是愛看《秦之聲》欄目的人,都知道。李院長的滿面笑容的形象已經成為大西北幾代人的記憶。
李院長的一生,是勇于攀登,勤于探索,敢于創新的一生。在年屆不惑之時、在無人可理解之時,她毅然開創中國民辦烹飪高等教育之先河,她創辦的陜西旅游烹飪職業學院從僅有200多名在校生的自考助學培訓院校發展為一所在校生2300多人的統招普通高校,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人振奮的成績,在中國民辦高等教育中聲名鵲起。李院長的一生,是偉大的一生。她常說,我做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。她一生教書育人、耕耘不止。她不要國家一分錢,興辦民學,為國家經濟建設培養合格人才,分國家之憂,解政府之難。多年來,她嚴格把民辦教育作為公益事業而奮斗,不謀私利,為國家積累了數千萬校產,她所創建的陜西旅游烹飪職業學院已成為中國烹飪教育中的佼佼者,為社會輸送了上萬名高級烹飪人才,也使上萬個農村貧困家庭的孩子,走進城市,脫貧致富。她象一只燃燒的蠟燭,燃盡了自己,照亮了別人。

在李院長的帶領下,她的師生從省市、到國家、再到世界烹飪大賽都有她們的影子。她嚴格要求,從一點一滴做起,她的標準是要參加比賽必須拿第一不要第二,用實力參賽。她研究品種抓實練,拿出去的品種必須是金牌。記得流傳著這樣一句話“只要李院長什么時間通過了,金牌就拿到手了。”長春學生比武,她常常陪學生練到晚上11點多,她常說,我不會做,但我會看、會吃。

其中1993年,率團參加第四屆全國烹飪技術大賽,為西北地區捧回歷史上第一個團體金獎。2002年7月,學生在全國技能大賽中榮獲第一名,陜西省教育廳重獎十萬元。2004年11月,繼先院長率隊參加第五屆中國烹飪世界大賽,榮獲團體金獎第一名。更為突出的是2002年2月21日,學院應邀在美國駐華大使館,為布什總統夫人勞拉成功的表演了中華廚藝,名揚中外。
李院長除了為學院規劃美好的藍圖之余,時刻都在為每個學生著想,實現了學生“百分之百安置工作”,不僅解決學生的后顧之憂,還創造了陜西職業教育的奇跡。每個學生都是她的孩子,無論在校內校外,只要有機會就和學生談心,解答他們心中的疑問,生活中的彷徨,如奶奶般的關心,如親人般的叮囑,讓大家心中暖暖的。

“人無德不立,校無德不興,”是學院的校訓,是廣大師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與道德規范,它既是一個學校辦學理念、治校精神的反映,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,是一所學校教風、學風、校風的集中表現,體現學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內容。“三愛八字”“學子品行歌”指導學生學習,照顧學生生活。“刀具管理規范”保障學生安全,使學生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,使學生走上工作崗位。站臺上的叮囑、淚水,招生時的辛勞、汗水,參加表演,比賽時的各方奔走,研究教學計劃時的深夜燈光,如此種種。

李院長的一生,是偉大的一生。她的逝世,是烹飪教育界的重大損失。深情緬懷李繼先院長!也因此,在李繼先院長過世14周年之際, 謅俚句為之緬懷,聯曰:創輝煌留偉業老驥伏櫪豐功垂青史,民為上女中杰仁染歲月厚德勵學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