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學院(系)部:
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全面推進教師隊伍建設,提升教師職業化、專業化水平,打造勤學善思、實踐錘煉、能力積累、爭創佳績的教師成長平臺,不斷提升教師隊伍的理論素養、宣講能力和教研水平,經學校研究,決定在全校組織開展“微型課”交流及演示活動?,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:
一、活動對象
全體教師
二、活動選題
微型課活動擬開展6場,每名教師需要確定一個專業選題方向。選題內容主要圍繞課程環節,展開簡短而精彩的教與學。
三、活動要求
微型課(相關內容詳見附件1)活動通過15分鐘的教學,達到在學習中獲取理論、在討論中分享知識、在互動中交流心得的目的。
1.全覆蓋。各二級學院要高度重視微型課競賽活動,將其作為建設學科建設的重要舉措和抓手,切實做好組織工作,確保精心準備,人人參講,從而有效鍛煉每個教師的課堂組織協調能力、語言表達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。
2.高質量。每位同志要選好切入點,確定授課環節,精心備課,力求講特色課、講精品課,盡量避免照本宣科,提倡面對面“說課”,把平時理性思考融入微型課。教學內容要求根據專業主題鮮明、內容相對完整,說理充分,充分彰顯教師個人風采及特色。
3.重交流。7月15日前,每位同志要至少形成1篇“微型課”講稿教案并準備交流。學校屆時將評選出優秀講稿和授課視頻在“學校官網”、“微信公眾平臺”編發。通過微型課活動,發揮積少成多、聚沙成塔的積累作用,形成大道理、大智慧。
四、組織領導
學校成立由教學副院長任組長,教務處、教研室、院辦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微型課活動領導小組。整個活動由教務處具體負責組織實施。
教務處
2020年06月26日
附件1:
一、“微型課”的定義及選題
1.微型課定義: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,使用多媒體技術在15分鐘時間就一個專業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,可以包含一段音頻或視頻等。
2.微型課是選取一節課的一個知識點,聚焦學生問題和核心知識,集中解決一個問題,有針對性的講解一個知識點或一種解題方法與技巧,短小精干。
3.微型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,不僅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、也適合學習者個性化、深度學習的需求。
3.微型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,不僅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、也適合學習者個性化、深度學習的需求。
二、“微型課”活動的要求及準備
1.在編寫微型課內容時,基于教學設計思想,完全一對一地啟惑解惑。在內容、文字、圖片、語言等上須正確準確無誤。
2.在課堂時講解時,聲音響亮,抑揚頓挫。語言通俗易懂、深入淺出、詳略得當。在講解中使用課件,課件有視覺美感(建議PPT盡量采用單色,突出簡示潔之美)。
3.在教育教學中,“微型課”所講授的內容呈點狀、碎片化,這些知識點可以是教材解讀、題型精講、考點歸納;也可以是學習方法傳授、教學經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、展示及傳授。